讲述者:雷晓婷,26岁,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专职辅导员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来到了十堰市梅铺镇的脱贫村中,去参与政府动态返贫检测信息核查,更是收获了我们人生中难忘的一课。拿着一沓沓密密麻麻的信息核对表,学生问道“老师,这些信息涉及村民们隐私,我们会不会一直被拒绝呀?”我笑着宽慰,其实心中亦同样惴惴不安。
而与设想完全不同,入户调研时家中几乎全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即使行动不便他们也会跑到家门口的土坡上将我们热情迎入,拿出他们平日都不舍得喝的牛奶硬是塞到我们手中,用蹩脚的普通话对我们的调研和提问知无不言。临走前他们依依不舍:“我们这儿已经十几年没来过大学生了,你们一定要再来,毕业后来我们这工作...”我们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一切无条件的信任和善意都源于“大学生”这个看似平常却沉甸甸的身份。
在朴实的村民们眼中,“大学生”是希望是未来,是会无差别去珍爱和呵护的。“老师,我们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同学们好像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身份在肩头的重量。在为期半月的实践中,我们深入镇里12个脱贫村共计百余户农户走访调研,反馈村民需求,为贫困老人送去慰问品,协助乡镇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尽己所能,触摸乡村振兴脉搏,将服务基层的种子埋入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