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华中师大中国史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热议习总书记回信
魏文享
习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回信中指出,“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与师范院校始终强调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同语之义。不仅如此,总书记在回信中还对新时代的“师范”标准赋予了更为丰富、更为具体、更为全面的精神内涵。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9月27日,作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教师团队在近代史研究所会议室组织了专题学习。历史文化学院党政领导和中国史教师团队的部分代表老师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纪红书记主持。总书记的回信令老师们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大家纷纷发表感言,各抒己见。
图为座谈会会场
团队负责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说,要深入理解习总书记的回信,应将之与2014年习总书记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及一系列重要的讲话联系起来,全面把握弘扬黄大年精神的实质内涵,做好新时代的“大先生”。马敏教授认为,按照习总书记的回信要求,身为教师,要承担三大使命:一是要做“心怀国之大者”,心中有祖国有人民,要有大忠诚、大情怀、大奉献、大格局。二是要做“立德树人的师者”,既要立德修身正己,还要以信念引导学生,以情操感染学生,以学识培育学生,以仁心关爱学生,当好引路人。三是要做“学有所长的能者”,世界竞争残酷,未来挑战不断,要有真本事,真学识,才能攻坚克难,创新学术,才能培养出有真本领的优秀学生。马敏教授还强调,这不仅是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人文社科学者的职责。在历史学界,有一批已经过世的大师级学者事实上都是“大先生”精神的写照。马敏教授回忆了章先生的教学生涯,章先生的为学、为事、为人高度统一,以乐当“老母鸡”、“铺路石”自诩。马敏教授提出,我们要践行习总书记的回信要求,也是要弘扬好章开沅先生的学术精神,在学术上也要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开重点研究。
图为团队负责人马敏教授发言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朱英认为,回信中提出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这对教学团队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弘扬黄大年精神,“根本上还是要落实到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来”。朱英教授结合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提出要采取措施,加强团队建设和团队协作,集中开展重大学术问题攻关,形成自己的学科亮点和学术增长点。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要预先筹划,精心安排,加强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环节。学科的发展受经费影响很大,但也要想办法来超脱经费瓶颈,充分发掘现有资源,“学科建设,不进则退,要有危机意识,要保持奋斗精神”。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教授也强调,黄大年同志树立了榜样的力量,立足本业和团队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史教师团队包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及部分世界史方向的老师,一流学科要有一流的团队,学院的一流学科建设要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凝聚众力,协同创新,努力为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贡献力量。
三位老师的发言既阐释了黄大年精神的内涵,也点明了习总书记回信对学院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与会老师们都表示赞同,也从各自视角发表见解。邢来顺教授认为,教育是要培养民族的未来,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身为老师,要承担重任。邢来顺教授从自己研究德国史的经验出发,赞同加强现代化的中外比较研究。许小青教授提出,教师团队建设要与学院的历史教材研究基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2.0计划结合起来,促进团队成长与事业发展。尤学工教授认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密不可分,既要推动学术创新,也要体现在培养优秀人才上。张固也教授认为,黄大年同志不计名利、心怀国家的精神非常具有感召力。魏文享教授认为要从本职本心、身教言教、大志大学等方面来强化教研工作。付海晏教授表示,要学习黄大年等学者的“大先生”风范,按照优秀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研究,在各自研究领域作出较大贡献。青年教师代表王龙飞副教授、承红磊副教授也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学者要传承大师的学术精神,专心教研工作,促进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党委副书记康薇说,作为首批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我校中国史教师团队,是活跃在学生身边的宝贵思政教育资源,我们应立足实际,将“黄大年”精神融入学院三全育人体系与育人实践,并将其与“开沅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学科文化、大师(大先生)风范和史学品格的浸润与感召之中全面成长成才。参与座谈的教师代表还有孙泽学教授、黄珏教授、黄尚明教授和董恩强副教授等。
习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对教育工作的关怀,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嘱托之中,既有对新时代“好老师”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教师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科研创新使命的期盼。学术创新,关乎国运;人才培养,关乎未来。团队负责人马敏教授强调,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强化队伍建设,从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大视野、大战略、大使命出发,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培养更多胸怀天下、面向未来的青年史学家和史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