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煊:一篇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发布日期:2022-10-16

一篇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是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的二十大报告解决了新时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主题)的问题,以耀眼的理论魅力、强劲的精神力量和深厚的实践伟力,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愿景和宏伟蓝图,是一篇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科学回答“中国之问”,再度明确指出和深度阐释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清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行稳致远。2017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且从时代性、主题性、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等方面作出了五个“是”的深度阐释。2021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化了这一重要判断,尤其是作了“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往阐释的基础上,就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战略,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和宏伟目标,以及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再度作了明确指出和深度阐释。科学回答“中国之问”,精准研判历史方位,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战略定力。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的战略清醒。只有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清醒,汇聚力量,瞄定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为解决“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提供中国智慧,作出中国贡献,彰显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以及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对国际形势作出科学研判,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思想。中国人民对于“百年之变”有着深刻体认。近代中国就是在“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中拉开了序幕。170余年的革命斗争史、100余年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余年的新中国创业史、40余年的改革开放探索史,见证了中国从被裹挟进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到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正在实现“强起来”,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蝶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人类共同价值等中国理念,推动中国日益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这些原创性思想和标志性成果进行了总结,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为解决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为解决后发国家面临的“西化”与“民族化”、“希望加快发展”与“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中国智慧,做出了中国贡献,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活力。

科学回答了“人民之问”,再度宣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了人民立场,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报告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更加凸显共同富裕的全覆盖性、全领域性、共建共享性、渐进共享性。报告再度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了人民性,“人口规模巨大”强调现代化“不落下一个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现代化让中国人民享受精神家园和美丽家园;“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免于战争威胁,享受和平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是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党的二十大对“人民之问”的科学回答再度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让人民性成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深厚力量、价值依归和鲜明底色。

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以创新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好写精彩。党的十八大以来,因应“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足“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实践基础,运用“两个结合”的基本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对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容、精神实质作了更为科学系统的阐释。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大理论主题作了更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系统阐释;对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和基本精神的“十个明确”作了更能体现新时代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发展改革稳定的理论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系统阐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明确“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等方面作了科学系统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为继续写好写精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指南。

方向已经指明,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深刻掌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之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韧性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战略清醒,以更为艰巨的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李敬煊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